昆山,是蘇州下面的一個縣級市,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縣域經濟第一名。這座外人眼中遍地工廠的小城,實際上卻是風景優美,底蘊深厚的江南水鄉。
行程:
出發前一天晚上突然決定去昆山,草草制訂出了一份兩日的行程,網上預訂門票,酒店,火車票,一切都是輕車熟路。決定第一天晚上夜宿周莊,特意訂了一個當地特色的雕花大床房,由于預訂提交訂單時間太晚,網站并沒有給我預訂確認,第二天一早帶著一點點的期盼上路。
D1 上海-昆山,亭林園,周莊古鎮
D2 周莊古鎮,錦溪古鎮,錦溪-上海
提示Tips:
1. 昆山市區的公交車可以刷上海的綠色公交卡,并享受6折票價優惠,但是郊區線路不一定能刷出來(從昆山市區去周莊的公交車上就沒有刷出來)。
2. 周莊古鎮的住宿和餐飲店家都很多,如果不是節假日期間可以不用提前預訂住宿。古鎮內大都是當地居民開的民俗和客棧,普通房價在150左右,河景房價格翻倍。
3. 早上8:00到晚上8:00進入周莊古鎮都要買票,古鎮有十多個出入口但是都有人把守。購票進入景區后可以免費在門票上當場打印照片,門票的有效期延長至3日,古鎮內的景點可以在有效期內憑票多次進入。
4. 周莊最有名的美食就是萬三蹄,古鎮內外的每一家飯館都有這一道菜,份量比較大,可以點半只。
5. 周莊古鎮東側有一個周莊畫家村,基本上都是空的,沒有必要去。
6. 從周莊汽車站有汽車開往錦溪汽車站(錦溪古鎮),但是班次不多,大多數到錦溪的車都是到錦溪鎮,距離錦溪古鎮還很遠,買票前最好咨詢一下車站售票員。
7. 從上海到周莊,從汽車總站和汽車南站每天都有多個班次的車,周莊往返青浦汽車站的班車已經取消了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每天從上海虹橋火車站和上?;疖囌鹃_往昆山南站的火車有133班。從虹橋站到昆山南站,乘坐動車需要19分鐘,二等座票價14.5元,乘坐高鐵需要17分鐘,二等座票價24.5元。
出發前一天晚上訂了D5478次動車,一早到虹橋火車站取票,上車,19分鐘后到達昆山南站。
從昆山南站乘坐公交車29路可以直達亭林公園,票價1元??梢运⑸虾5木G色公交卡,享受票價6折優惠。下車后就是亭林公園的東門,網上訂的門票就是在公園東門售票處取票。
亭林園位于江南水鄉昆山城內西北隅。園中玉峰山形似馬鞍,百里平疇,一峰獨秀。1906年始辟地為馬鞍山公園,1936年為紀念顧炎武(號亭林)改名亭林公園,2000年更名亭林園。占地850余畝,綠水青山,秀色相映。
見到這一座”玉出昆岡“的牌坊,亭林園就到了。亭林園門票20元。
早上八點多就入園,此時公園內大都是晨練的老人,公園內古樹參天,綠草如茵。
顧炎武先生是江蘇昆山人,雕像位于公園入園處的顯眼位置。其身后的馬鞍山高不足百米,草木蔥翠,景色秀麗。
江南一帶私家園林極多,設計精巧,很多公園也借鑒了園林的設計風格,園內的不少古樹至少是百年以上的樹齡。
并蒂蓮是亭林園三寶之一,這一座蓮池面積并不大,現在的荷花大都開過了季,蓮池四周是當地人的娛樂場所,南側一群是合唱團,正在主唱的帶領下引吭高歌,西側的一位畫家早已揮毫潑墨,神情專注。
亭林園面積很大,圍繞著園內的馬鞍山開發出了很多景點,山水在這里相聚,修建平整的道路適合徒步健身。
園內或多或少采用了蘇州園林的設計,假山綠樹相得益彰。
傳統江南建筑風格,白墻上大都開有造型各異的小窗,非常美觀。
小亭子絕對是休閑的好地方,三五老人在這里聊天,享受周圍的美景,一切早都習以為常,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。
濃密的樹木遮擋了陽光,使得這條小路終年潮濕,路面上生出了綠色的青苔,這是歲月的痕跡。
河邊的茶館生意很好,這里除了喝茶,還可以吃面條和餛飩這樣的簡餐,輕易就可消磨掉一整天的時光。
一望無際的蓮池內,密密麻麻生長著荷花,這個季節花兒已經凋謝,蓮蓬已初長成。
經過這一片蓮塘,需要從這些大石塊建成的小路上走過,并無驚險,只有情趣。
當然,也有幾株晚熟的荷花,當別的荷花幾近凋謝的時候,這里還正艷麗多姿。
湖邊的大片的草地,看著就很舒服。
亭林園同時也是一座游樂園,這邊是游船,旁邊不遠是游樂場,驚呼聲尖叫聲此起彼伏。
華藏寺是一座古寺,位于公園內的馬鞍山腳下,規模很小?,F在又在公園外側見了一座新寺廟,導致這座老寺廟的香火就更加不旺盛了。
最近開始對盆景感興趣,這里正好也有一座盆景園。
園內沒什么設計,就是一盆盆的盆景擺了出來,游客很少。
江南園林中,最精彩的就是湖邊的小亭子,粉墻黛瓦的水鄉建筑倒映在平靜的湖面上,湖水越是清澈,倒影就越清晰。
小山雖然不高,卻也可以鍛煉身體,沿著臺階爬山,很輕松就到達了山頂。
馬鞍山有兩座山峰,這里是妙峰塔,另外一座是文筆塔,自然是企盼文風昌盛之意。
文筆塔有一座小小的觀景臺,這里是整個公園的最高點,俯瞰剛才的游船區域,風景自然是極美的。
昆曲是中國最古老的劇種,發源于元末(14世紀中葉)的昆山,曾經風靡全國。昆曲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。在亭林園內就有一座昆曲博物館,古老的戲臺歷經滄桑。
博物館內介紹昆曲的起源與發展,江南一帶物產豐饒生活富足,自然也給昆曲的普及提供了物質基礎。
園內的游樂場是小朋友的最愛。
亭林園出來后沿著馬鞍山路向西走約200米,就是新的華藏寺。
這里的規模明顯大得多,人氣也更加旺盛。
剛才乘坐公交車29路的時候,亭林公園前一站是奧灶館,這是昆山歷史最為悠久的一家面館。
昆山人喜歡吃奧灶面,大街小巷的餐館內都經營這種面食,奧灶館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家。參觀完亭林園,吃一碗奧灶面是不錯的選擇。這座飯館一層大廳內只經營奧灶面,二層則經營炒菜。奧灶面是典型的蘇式湯面,這家店提供5中澆頭供選擇,也可以選擇其中的幾種組合起來,我則選擇了三種澆頭組合的三餃面。
大廳內每張桌子都坐滿了客人,只好拼桌。把餐票交給服務員,點了燜肉,爆魚和雪菜肉絲三種澆頭,其中爆魚是這里的特色,在江南一帶很流行吃這種油炸過的魚塊。
面細白,湯香濃,正是奧灶面的特點。面條的堿味較重。
奧灶館是如此的有名,其旁邊的一座公交站直接命名為奧灶館。從奧灶館乘坐公交車161路可以直達周莊汽車站,剛走出面館就開來了一輛161路公交車,到周莊汽車站開了1.5小時,票價7元。
周莊汽車站位于周莊古鎮景區北側2公里,可以選擇步行到景區,約20分鐘,也可以乘坐穿梭于汽車站和景區新牌樓之間的公交車。
公交車??吭谶@座新牌樓,距離古鎮的主入口還有幾百米。
周莊名氣在外,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游客,即便不是周末節假日,這里的游客也是很多。
周莊門票100元,網上訂票88元,在主入口取票后進入景區,售票處隔壁就可以當場免費拍照并把照片打印到門票上,這樣門票的有效期就延長至3日。
周莊的門票包含了15個景點,紙箱王創意園區便是其中之一,這里展示著用紙制作的各種燈。
紙質的燈罩,發散出各種不同的顏色,非常漂亮。用紙制作燈罩并不復雜,關鍵是創意。
紙可以制作成各種造型,擺在案頭也是一件工藝品,又可以當做臺燈使用,真是一舉兩得。
走累了可以在院內休息,喝一杯咖啡,院內放置了多個風車供游客照相。
這種紙質風車是最為常見的,一排排的排列整齊十分壯觀。
我決定先去客棧放下行李,然后在古鎮內慢慢逛??蜅N挥诤舆?,房間雖然不大,雕花大床房很有特色。問了一下這家店的老板,只有13間客房,每天幾乎都能全部訂出去,靠近河邊的房間價格自然是最貴的。
對于江南的水鄉古鎮而言,夏季是最美的季節。路邊的垂柳全都茂密如蓋,遮擋住了陽光,小小的搖櫓船行駛在河中并不覺得炎熱。乘船游覽是周莊的特色。
當地人家的小院也都改建成了客?;蛘卟桊^,院內擺上幾把竹椅,種上幾株花草,生活舒適悠閑。
這些小巷子里都是當地的人家,巷子曲折幽深,與河邊的喧囂全然不同。
游船之上,船娘不時唱起水鄉民歌,曲調悠揚動聽,贏得乘客們一片片掌聲。
為了重現周莊古時風貌,在古街上建起了周莊十二坊,是古時的手工作坊,年長的藝人正在手工制作繡花鞋。
釀酒坊也很有特色,江南一帶都有釀造黃酒的習慣,每個古鎮都有自己的品牌,憑借門票可以在這里免費品嘗一小杯。釀酒坊內數十個泥封的酒壇子都裝滿了佳釀,隱隱聞到撲鼻的酒香。
街邊茶館內正在表演蘇州評彈,這種藝術形式在蘇州聽過,只覺得曲調優美,卻是一句也聽不懂。
狹巷是一條只容一人通行的狹窄弄堂,盡處是一家客棧,如同西塘的石皮弄。
周莊古鎮景區內有好幾條小河,小橋自然也很多,大都是建于明清時期,現存最古老的小橋建于元代。
全福講寺是周莊最大的一處景點,也是一座古寺,放生池內的金魚四處游蕩,游客投喂魚食的時候全都聚集在一起。
這里也是旅游團聚集的地方,一個接一個的旅游團通過石橋進入寺內,導游正在賣力的講解著跟這座寺廟相關的奇聞異事。
對于宗教并不是太感興趣,我還是喜歡這里的環境,如同一座小花園,在喧囂的周莊古鎮內很少能找到這樣的地方。
小姑娘似乎對香爐前燃燒的蠟燭感興趣,天色漸晚。
依宗派,寺院分為禪寺(禪宗)、講寺(從事經論研究之寺院)、教寺(從事世俗教化之寺院)等類,這所寺院是一座講寺。
全福長橋是一座景觀橋,橫跨于南湖的湖面上,對面則沒有出口。
路邊上的一位老阿婆在自己家門口經營油炸臭豆腐和魚干的生意,日復一日。
在古鎮最南端的南湖秋月園是一座景色秀麗的小公園,緊靠著湖邊,這里生活著兩只流浪貓,看上去只有幾個月大,非??蓯?。
古鎮內的飯館非常多,提供的菜品也大都相同,隨便走進一家飯館,享受當地美味。
萬三蹄是明代周莊巨富沈萬三留給周莊的一道美食,到周莊一定要嘗一下。在幾家店里都吃過這道菜,售價都是68元,如果擔心吃不完也可以只點半只。蹄髈燉的軟糯入味,是周莊美味的精華。
涼拌的筍絲清脆爽口,也是江南一帶常吃的美食。
在周莊古鎮內,有兩座大院一定要進來參觀的,一座是沈廳,就是沈萬三的故居,另外一座是張廳。
沈萬三是元末明初的巨富商人,周莊因為沈萬三而發展成為江南名鎮。沈廳面積很大,院落的設計顯示著江南大戶人家的風雅。雖然已是晚間,游客還是很多,準備明天早上再來仔細欣賞。
一些店鋪的燈亮了起來,天色已晚,街上的游客還是不少。
準備先回到客棧休息一會,晚上黑下來后出來拍夜景。經過富安橋,這條小河上的游船一條接著一條,正是江南水鄉的景象。富安橋旁邊是一座游船碼頭,這里是拍照的熱點。
街巷窄小,房頂幾乎都連在一起,形成一線天。
過了這座小橋,就是這次入住的客棧。周莊街巷繁雜,幾乎分不清楚方向。
晚上八點,天色全都黑下來了,河邊的燈籠已經開啟。周莊乘船夜游也是游客喜歡的項目,很少能見到沒有游船經過水面平靜如鏡的場景。
街道上的游客來來往往,燈光昏暗。
夜色下的周莊顯示出另外一種美,沿著河邊的店家都掛著紅燈籠。
沿河的飯館景色不錯,邊吃邊看最是愜意。
沿著河邊長長的一排都是飯館,一直延伸到古鎮的出口?,F在的古鎮已經可以隨意出入。
一夜熟睡,盡享雕花大床房。
第二天早上六點,天已大亮,此時古鎮上的游客很少,都是幾個拍照的游客。
早在天色未亮之前,早餐店就開始忙碌。古鎮的街巷干凈整潔,行人很少。
雙橋是周莊非常有名的一個景點,兩座小橋相鄰而建,一座是圓形的拱橋,另外一座是石板鋪成的方橋。從橋上拍照效果也不錯。
還沒有游船擾動平靜的水面,河邊的房子清晰地倒映在水面上。
石板路面曲折起伏,路邊的店鋪還沒有開門,感覺路面寬了許多。
也有為數不多的旅游團團員,趁著一大早人少的時候出來賞景,東北口音,廣東口音出現在同一家早餐店內。
當地老人已經習慣了天亮起床,年復一年的生活,看慣了人來人往,日出日落。
唯有攝影人與清潔工人最為忙碌,起早貪黑是家常便飯。
周莊古鎮面積不算太大,不一會就已經轉了一圈。
河邊的早餐店生意開始熱鬧起來,游客都紛紛出門了。
旅美的油畫大師陳逸飛,曾經畫過一幅雙橋的油畫,取名為《故鄉的回憶》,這幅畫后來被美國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長阿曼德·哈默,并在訪問中國時作為禮物送給鄧小平,自此雙橋名揚海外。這兩座橋都是建于明代,圓形的拱橋名為世德橋,石梁橋名為永安橋。
這兩座橋呈90度排列,很難同時取景。
清晨河邊的藝術家正在創作,遭游客圍觀。
這些小弄堂里,大都開設有客?;蛎袼?,鬧中取靜。
這就是那一座建于元代的富安橋,是周莊現存最為古老的石拱橋。
雖然天氣不是很熱,但是古鎮上一圈走下來還是出了一身汗,喝一杯冰鎮綠豆湯,吃一碗當地特色的三鮮小餛飩做早餐。只有吃完早餐才感覺這一天真正的開始了。
從南湖秋月園進來,湖面上建起了長長的木棧道,供游客休閑散步,湖面上還是很涼快的。
兩只流浪貓把這里當成了自己的家,正在享用早餐,好心的游客總是在這里放上不少零食。
兩只小貓儼然是這里的明星,幾乎所有的游客都會過來合影,小貓也不怕人。
路邊小亭子里,當地的阿婆正在出售自制的蝦干和魚干,品相誘人,游客爭相購買。
湖里的蓮蓬也已成熟了,采摘下來作為商品出售。
青團是江南一帶較為常見的一種小吃,印象中似乎在清明前后才吃。
到處都在賣萬三蹄,色澤紅亮誘人,從這里買當然比在飯店里便宜很多。
經過了周莊十二坊的豆腐坊,店主正在磨豆腐,傳統工藝,石磨手工磨制,一會這里就可以吃豆花喝豆漿了。
清早的古鎮似乎還在睡夢中,安靜而又平淡。
周莊的景點內都為游客準備好了自助蓋章處,可以自己在門票上蓋章。
早上八點剛過,所有的景點開門納客,游船也都從一條條的小河集中到游船碼頭,古鎮開始了一天的忙碌。
江南的水鄉古鎮,小河都很窄,戶戶臨水,非常癡迷于這樣的場景。
游船剛一上班,就有不少游客迫不及待的上船了。富安橋這里永遠都是游船最為擁擠的地方。
趁著旅游團還未到來,進入沈廳慢慢的欣賞。
典型的江南大院建筑風格,一進一進的院落,二層的閨房可以單獨買票參觀。
癡迷于古建筑的設計和建造藝術中不能自拔,一草一木皆有靈性。
沈廳不遠處就是張廳。
同樣也是一座大院,張廳比沈廳面積小一些。
玉燕堂是全國重點文物,始建于明代。
張廳的后花園精巧別致,有著江南園林的精髓。
夏日里,院內的綠藤爬滿了整座窗戶。
街上的游客開始多了起來,我也準備離開周莊了。
竹編坊也是古鎮內很有特色的一個景點,傳承著民間的手工業。
鐵匠坊正在制作各種農具,現在多是陳設,很少有人買吧。
回到客棧退房,帶上行李前往古鎮的出口。河邊全都是飯館,也可以在這里喝茶賞景。
一艘艘游船停泊在這里,這也是一個游船碼頭。
從周莊汽車站到錦溪汽車站,可以乘坐昆山游1路,但是車次不多,在周莊汽車站買了45分鐘以后的車。
錦溪汽車站出站后步行200米就是錦溪古鎮售票處,門票65元。去年來錦溪的時候游客很少,只過了一年時間這里吸引了很多旅游團。
看過錦溪的宣傳圖片,這座橋是一定會出現的,這是錦溪的標志,橫跨在五保湖上的一座廊橋,這一側全都是荷花。
游船整齊的排列著,等我3個小時后從錦溪古鎮離開的時候,游船碼頭有上百人的旅游團正在排隊坐船。
古鎮入口處河邊一艘小船上,站著幾只鸕鶿,供游客免費拍照。錦溪古鎮內的博物館很多,大都要憑票參觀,如果只是在古鎮內游覽則很容易逃票的,只要不從主入口進入就沒有人查票。
入口處荷花池旁邊的蓮池禪院是游覽的第一個景點,從這里進去才能到剛才的廊橋。
廊橋上景色很美,一側是碧綠的荷花,一側是浩淼的湖面。
遠處就是陳妃水冢,對這類景點并不感興趣,沒有過去參觀,直接進入古鎮。
游船碼頭湖邊的一個小亭子很涼快,坐著不少游人。
這里的特色也是游船,雖然沒有周莊那么多,船娘也是歌聲嘹亮,也有不少老外來到錦溪。
錦溪古鎮不大,主要游覽區域就是幾條河以及河邊兩側的街巷,很喜歡逛這里邊的特色小博物館。
河邊建起了廊棚,經營者餐館和茶館,這里是休閑的地方。
可以在河邊一邊吃飯,一邊欣賞河里的游船。而游船的游客也在欣賞路邊的景色。
馬諾特泥禪房是一個很有特色的展館,上一次也來過,捏制的泥人表情生動,是不錯的陳設品。
還有一個月就是中秋節,古鎮上開始銷售鮮肉月餅,這是江南一帶深受喜愛的一種美食,剛出爐的最好吃。
古鎮上也開設了很多文藝小清新風格的小店,這一年來錦溪的變化很大。
中午在河邊找一家小飯館,當地做的紅燒肉味道還不錯,景區內餐飲通常是量小價高,而江南一帶飯菜的份量本來就很小。
阿婆菜煎蛋也是很有特色的,阿婆菜是當地的一種咸菜,導致這道菜非常咸。
江南的古鎮大都是這樣的格局,房子臨河而建,河面上通過小橋來往,明清時期的小橋最為常見。
菉荇街是錦溪古鎮上一條很美的街道,紅燈籠倒映在水面上,游客也不多。除了在街頭上有幾家餐館外,別的地方都很安靜。
壺文化館也是古鎮上的一個特色博物館,很喜歡造型各異的茶壺。